就目前現在來看,雄安新區已經低調的建設了一年,但是,高起點、高標準開發建設的定位很高,想要迅速建設,顯然是不可能的。雄安新區送走炒房團后,白洋淀也恢復寧靜,可能還達不到規劃中那樣美好,大規模建設還沒開始進行,但是交通設施已經動工了。對于生態綠化,加強了白洋淀生態的保護,已經在雄縣和安新縣進行綠化建設!
你可能有所不知道,雖然雄安新區還沒完全完工,但是雄安新區4天完成3100噸基礎鋼筋安裝,5天完成施工現場臨建布置,7天完成12萬立方米土方開挖,10天完成3.6萬立方米基礎混凝土澆筑,25天完成1.2萬噸鋼構件安裝,1000小時所有鋼結構單體全面封頂——相信這組數據早已被大家所熟知,這樣的‘雄安速度’。秉承著“綠色、現代、智慧”的建設理念,這種速度已經成為雄安建設的標準。
雄安新區橫空出世后,這項新興工程也表示著鋼結構工程時代的來臨,雄安市民服務中心的建設采用的是主體鋼結構,并采用建筑信息化模型(BIM),對主體建設材料進行編號,項目上的每一根鋼構件上都有二維碼和芯片,手機掃碼后可顯示生產廠家、制作日期、規格、重量、運輸、安裝等全部信息,實現質量全過程可追溯。項目所有建筑都采用“搭積木”裝配式建造方式,大大提高了建筑品質和速度,降低施工對環境的影響。
鋼結構的利用無疑是指明未來的建設方向,它低碳、節能、綠色環保、可重復利用的特點被不斷放大,滿足著未來大型場館、超高層領域等建設的需要,結合智能信息化的方式將使得鋼結構未來的發展更加令人期待。
我國的千年大計,從雄安新區的規劃的提出建設到已由頂層設計轉入實質性建設階段,越來越多的項目有了新進展!要知道,雄安的發展,到現在慢慢的蛻變。小編之所以會想和大家聊一聊這座,還沒發展起來的北方城市,完全是因為雄安這座城市,具有無限的潛力??梢?,在這過程中鋼結構建設可謂是功不可沒,在龐大的建設要求下,建筑主體建造均采用鋼結構建造,并運用建筑信息化模型對主體建設材料進行編號處理,使得施工現場就像搭積木一般的容易,并大大降低對環境的影響,不僅貫徹了“綠色、現代、智慧”的建設理念,更是將未來的建設縮影所展現出來。
現在階段,雄安周邊綠化建設20萬畝,一切都在穩定有序的進行,畢竟建設新區本來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,總要時間進行量變到質變的過程;雄安已經有了蓬勃興起的景象,同時也造就鋼結構工程時代的發展。
標簽:鋼結構工程